上课铃声响起,小朋友们兴奋地跑进教室,我坐在讲台上,笑着迎接他们:“今天,我们要学习一些‘反常识’的知识,你们准备好了吗?”孩子们瞪大了眼睛,好奇地看着我。
一、认识“大”与“小”
“你们知道什么是‘大’吗?”我故意问。孩子们立刻举手:“我知道,大就是很大,像爸爸那样的大!”我摇摇头:“这只是大小的一种,但不是全部。今天,我们要认识一种‘大’,它可能并不直观,但很重要。”
我拿出一张图片,是一个蚂蚁在搬食物。“看,这只蚂蚁在搬食物,它算大吗?”孩子们笑了:“当然不算!”我点点头:“对,但在它的世界里,那块食物就是它的整个世界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‘大’。”
二、了解“快”与“慢”
“你们知道什么是‘快’吗?”我又问。孩子们自信满满:“当然知道,快就是快,就像跑车一样!”我微笑着:“但今天,我们要学的‘快’,可能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。”
我拿出一个小球,孩子们看着我慢慢地推动它。“这是快吗?”我问。他们摇摇头。“那我快速地推动它呢?”我快速地将球推向他们,他们立刻明白了。“这才是‘快’!”我笑着说,“但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时‘慢’也是‘快’吗?”
三、认识‘多’与‘少’
“你们认为‘多’是什么意思?”我再次问。孩子们异口同声:“多就是很多,比如有很多玩具!”我点点头:“这是对的,但‘多’的含义可能比你们想象的更丰富。”
我拿出两个苹果,一个大的,一个小的。“哪个多?”我问。孩子们:“当然是大的那个!”我笑了:“但如果是要说数量呢?”孩子们:“那就是两个都多!”我点点头:“对,这就是‘多’的另一种含义。有时候,‘少’也可能是‘多’。”
四、理解‘对’与‘错’
“你们知道‘对’是什么意思吗?”我问。孩子们笑了:“当然知道,对就是正确,比如我们做的手工。”我点点头:“这是对的,但‘对’的含义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。”
我讲了一个故事:“从前,有一只小猫,它总是抓老鼠,但有一天,它看到一只老鼠在角落里哭,它觉得老鼠很可怜,就放了它。你们说,小猫这样做对吗?”孩子们陷入了沉思。
“其实,对与错并没有绝对的答案,它取决于我们的立场和角度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一个‘大’知识。”
五、总结
“今天,我们学了什么?”我问。孩子们:“我们学了‘大’与‘小’,‘快’与‘慢’,‘多’与‘少’,还有‘对’与‘错’!”我笑着:“很好,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,去理解世界。”
我拿出一个小礼物,递给一个小朋友:“这是给你的奖励,因为你今天学得很好!”他看着礼物,笑了。其他孩子也笑了,因为他们知道,今天,他们也学到了很多。
这就是我们的开学第一课,没有过多的理论,只有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例子。因为我们相信,只有这样,孩子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世界,真正地成长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,本文标题:《幼儿园大班开学第一课教案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