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面前,我们常常自诩为“老师”,仿佛掌握了所有的知识,能够解答他们所有的疑问。但有一天,一个小班的孩子提出了一个让我意外的问题:“老师,你说月亮上真的有兔子吗?”我愣住了,一时语塞。这个问题,简单得让我有些尴尬,因为从小我们就被告知月亮上有个玉兔。然而,真的是这样吗?
这个问题,让我意识到,作为老师,我们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,更要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,引导他们去质疑、去探索。于是,我决定以“月亮上的兔子”为主题,为小班的孩子们设计一个语言教案。
一、活动引入:激发好奇心
我拿出一张月亮的图片,问孩子们:“你们知道月亮上有什么吗?”孩子们纷纷举手,有的说月亮上有嫦娥,有的说月亮上有宫殿。我笑着摇头,说:“这些都只是传说,那么,月亮上到底有什么呢?”孩子们一脸好奇,有的还窃窃私语。
二、活动展开:探索与发现
我告诉孩子们,月亮上其实什么都没有,只有一片荒芜。孩子们露出惊讶的表情,有的还嘟起嘴,仿佛不相信。我鼓励他们说:“没关系,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一下。”于是,我拿出几个“月球探测器”的模型,告诉孩子们这是人类为了探索月亮而发明的工具。
三、活动深化:思考与质疑
我问孩子们:“你们觉得,为什么我们要去探索月亮呢?”孩子们有的说要找到月亮上的兔子,有的说要看看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宫殿。我微笑着说:“这些都是我们的想象,真正的探索,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。”
四、活动总结:培养思考习惯
活动的最后,我问孩子们:“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吗?”孩子们纷纷举手,有的问:“为什么月亮上没有兔子?”有的问:“为什么月亮上没有宫殿?”我告诉他们:“这些问题都很好,但是答案需要我们去探索、去发现。”
五、活动反思:意义与不足
这次活动,让孩子们学会了质疑和探索,也让他们明白了,知识并非都是绝对的,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、去验证。然而,我也意识到,有些问题,超出了孩子们的年龄和理解能力,他们可能无法理解。因此,在未来的教学中,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,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。
此外,我也发现,孩子们对于月亮上的兔子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,这也让我意识到,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加接地气,与孩子们的生活和兴趣相结合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。
通过这次活动,我深刻体会到,作为老师,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,引导他们去探索、去发现。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,真正地成长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天华康,本文标题:《小班语言教案及反思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